朝阳区教育人才服务中心

朝阳区召开“特级教师进校园”总结部署大会

发布者:超级管理员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21    

金秋十月,硕果累累。在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、中高考再创佳绩的大好形势下,“特级教师进校园”总结部署大会隆重召开。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、副处级调研员李丽艳,区教委人事科科长王玉林,区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靳国立,外聘特级教师专家及相关学校校级干部、项目负责人参会。

会上,靳国立主任首先对“特级教师进校园”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部署。自2010年6月启动以来,该项目已形成“教委主导、人才中心统筹、学校需求导向、专家精准赋能”的工作机制,通过建立健全管理细则、编制指导手册、规范三方协议筑牢制度根基;以“双向调研-建库储备-精准匹配-跟踪调整”实现专家资源高效分配;创新“嵌入式”课堂指导、“课题式”科研引领、“定制化”专题培训等“立体式”帮扶模式,成效显著。2024年,参与学校教师累计斩获581项各级奖项,学校荣获44项集体荣誉,真正实现“教师成长、学校发展、专家价值提升”的多方共赢。

随后,王玉林科长宣读2025-2026学年度特级教师进校园匹配名单。外聘专家代表刘月娥(原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)、庄国先(原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),以及基层学校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、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团结湖分校先后发言,分享工作经验。

最后,教育工委委员、三级调研员李丽艳发表讲话。李丽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“特级教师进校园”项目的工作成效——自项目启动以来,各位专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,深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指导,为推动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
李丽艳强调,特级教师进校园需持续推动专家“沉下去”、学校“迎上来”、各方“一起干”,凝聚教育合力。专家“沉下去”要聚焦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需求,深入开展听课评课、学科研讨、课程建设与科研指导,助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;学校“迎上来”要格外珍惜项目资源——当前教育经费压减,项目经费从朝阳教育工会经费中挤出,且仅44所学校经统筹匹配到专家,因此需安排专人对接专家,结合校情制定实施方案,明确工作内容、目标与时限,并严密组织实施以充分用好专家资源;各方“一起干”则需人才中心发挥主责作用,加强统筹协调,探索“线上长期指导+线下定期进校园指导”模式以提升指导实效,从“教师成长、学校发展、学生受益”三个维度完善评估机制,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推广先进经验,同时联动学校与专家共同探索创新,适应教育综合改革新形势新要求。

据悉,“特级教师进校园”已成为朝阳教育的亮丽名片。下一步,朝阳区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将继续做好服务保障,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,助力专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推动各学校主动对接、深化实践,为推动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。